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国内有不少学识渊博的气功家,他们往往不局限于某个门派,也不拘泥于中西壁垒。胡耀贞就是其中的大家,国外一些专家称之为近代气功之父。这个说法虽然有争议,但可见其地位和水平。 胡耀贞先生学习过形意拳、太极拳以及道家的丹道功夫,并且有很高的针灸医学水平。他讲功夫往往简单直接,不绕弯子。 胡耀贞先生曾经讲过太极拳练法要诀,特别是关于太极十三式的解读,对于没有学过太极,只是学过八段锦、易筋经导引术的朋友也有很深的启发和帮助。 图片 一、太极十三式:八法气功练法解读太极十三式是太极拳的基本方法,包括八种手法和五种步法。 八种手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又与八卦相合,可称之为四正(坎离震兑)和四隅(乾坤艮巽)。 图片 1. 掤的手法: 掤为坎,正北方,在后天八卦中,属于正下方,属于水,与人体窍穴会阴对应,为足少阴肾经穴位。 练法为: 太极拳掤姿势为:手臂在身前由下向上; 用意引气路线:由下丹田(会阴)起,随手臂上掤,而上行到上丹田(祖窍,两眉间)。 此练法正好与“抽坎补离”相和,心肾相交,水火既济。 图片 2. 捋的手法: 捋为离,正南方,在后天八卦中,属于正上方,属于火,与人体祖窍穴对应,为手少阴心经穴位。 练法为: 太极拳捋姿势为:手臂前伸而往回收; 用意行气路线:由祖窍而回落,手自然而捋回身前。 此法可调节心之脏腑功能。 图片 3. 挤的手法 挤为震,正东方,属木,与人体窍穴夹脊对应,属肝经(夹脊为经外奇穴)。 练法为: 太极拳挤姿势为:一手臂(右手为主)手心向里,手背朝外;另手附此手腕旁,由怀向外推出;此时,前手臂成半圆形,为挤手。 用意行气路线:由夹脊向对方挤出,手自然随之挤出。可调肝经脏腑。 图片 4. 按的手法 按为兑,后天八卦中为正西方,属金,与人体窍位膻中相应,属肺经(膻中原为任脉穴位,与肺经、胃经交汇)。 练法为: 太极拳按姿势为:两手手心向下,由上向下按; 用意行气路线:意于膻中,引气向下丹田沉降,手随下按。 此法可以肺经之气补肾经,合金生水。 图片 5. 采的手法 采为乾,后天八卦中为西北方,数金,与人体祖窍脑内(性宫之穴)、肺俞(原为膀胱经穴,与大肠经相连)。 练法为: 太极拳采姿势为:以手回抓; 用意行气路线:由脑内向肺俞,再直下涌泉,手自然随之而抓; 此法可调整大肠经而补肺经。 图片 6. 挒的手法 挒为坤,后天八卦中为西南方,属土,与人体中丹田相应,属脾。 练法: 太极拳挒姿势为:抓而后拧为挒; 以意行气路线:由中丹田经两肋上达性宫(脑内); 此法可脾经补肺经之气,以土生金。 图片 7. 肘的手法 肘为艮,后天八卦为东北方向,属土,与人体窍穴肩井(原为胆经穴位,与胃经交会),属于胃经。 练法: 太极拳肘姿势:用肘外靠射; 以意行气路线:意移上丹田,由肩井向涌泉沉气;肘外射时,以意引气,由涌泉上升经尾闾到肩井、耳后到泥丸。 此法可调胃经,降心火。 图片 8. 靠的手法 靠为巽,后天八卦为东南方向,属木,与人体的窍穴玉枕相应,属胆经。 练法: 太极拳靠姿势:肩背等部位贴靠; 以意行气路线:由涌泉上至尾闾经玉枕而转,经靠部位发出。 此法可调肝胆。 图片 事实上,八法可分为四对,即坎离、震兑、乾坤、艮巽相应。 图片 二、太极十三式:五步气功练法解读五步即五种步法,进退顾盼定,与五行相应。 1. 进的步法 进,向前迈步,与水相应,其窍在会阴,属水,属肾经; 用气:意守会阴,以气催身前行。 图片 2. 退的步法 退,向后退步,其窍在祖窍,属心经,与火相应; 用气:意达祖窍,引气催身后退。 图片 3. 顾的步法 顾,左顾,左转意,其窍在膻中,与金相应; 用气:人从右扑来,身即左转,以意引气于膻中,催身转动。 图片 4. 盼的步法 盼,右盼,右转意,其窍在夹脊,与木相应; 用气:人从左扑来,身即由转,以意引气于夹脊,催身转动。 图片 5. 定的步法 定,即中定,其窍在中丹田,属脾经,与土相应。 用气:意守丹田,配合手臂而运气。 图片 三、用意与守中的关系胡耀贞先生所讲八法五步可以说是一种意境,并非单纯的太极拳运动,其用意方式完全可以借用到其他功法上。 其方向无法是八个方位以及步法的前后左右即中定的桩功。 值得注意的是,胡耀贞先生所说的用意与行气与守中关系密切,并非是过于刻意的用意行气,而是不离中的潜意识或下意识运动。 图片 欢迎交流批评。 卫昌国学 2025年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